📈 VWAP(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指标详解:机构视角的买卖成本线
一、VWAP 是什么?
VWAP,全称 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是机构投资者广泛使用的衡量平均买卖成本的基准价格。
它通过将价格乘以对应成交量,再除以总成交量,体现“大资金在什么价格位置成交得最多”。
在日内交易中,VWAP 是最常被引用的参考线,用于评估当前价格相较于主力平均建仓位的相对位置。
二、pandas_ta 的 VWAP 函数介绍
pandas_ta.vwap()
是该库中用于计算 VWAP 的核心函数。
✅ 基本用法:
import pandas_ta as ta
vwap = ta.vwap(
high=df['high'],
low=df['low'],
close=df['close'],
volume=df['volume'],
anchor="D" # 默认以“日”为VWAP锚点
)
参数说明:
参数名 | 类型 | 含义 | 默认值 |
---|---|---|---|
high | Series | 最高价序列 | 必填 |
low | Series | 最低价序列 | 必填 |
close | Series | 收盘价序列 | 必填 |
volume | Series | 成交量序列 | 必填 |
anchor | str | VWAP锚点(支持 "D", "W", "M", 等) | "D" |
bands | list | 偏离带,正数列表,例如 [1,2] |
[] |
offset | int | 向前/后平移数据 | 0 |
📌 anchor 参数说明: 支持 Pandas 的时间偏移别名,例如:
"D"
:每日VWAP(默认)"W"
:每周VWAP"M"
:每月VWAP 可用于不同周期上的主力平均成本判断。
三、返回结果:单列或多列结构
🔹 默认返回(未设 bands):
返回一个 Series:
VWAP_D
🔹 当设置 bands=[1, 2]
(偏离带)时,返回一个 DataFrame
,列包括:
列名 | 含义 |
---|---|
VWAP_D |
主体VWAP价格 |
VWAPD+1 |
上偏离带(+1倍) |
VWAPD-1 |
下偏离带(-1倍,自动计算) |
VWAPD+2 |
上偏离带(+2倍) |
VWAPD-2 |
下偏离带(-2倍,自动计算) |
📌 这些带类似于布林带,构成 VWAP 通道,可用于震荡策略。
四、VWAP 应用场景
✅ 1. 判断主力成本与市场位置
- 当前价格 高于VWAP:市场处于强势,主力盈利;
- 当前价格 低于VWAP:市场偏弱,主力套牢可能性大。
✅ 2. 机构交易员的“控盘线”
- 大资金希望控制价格运行在 VWAP 附近,以保证平均建仓成本;
- 做日内量化交易时,VWAP 是经典的切入点。
✅ 3. 与偏离带配合判断超买/超卖
- 价格超过 VWAP + 2 带:可能超买,回调机会
- 价格低于 VWAP - 2 带:可能超卖,反弹机会
五、可视化建议(VWAP及其通道)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df['close'], label='收盘价')
plt.plot(vwap['VWAP_D'], label='VWAP', color='orange')
plt.plot(vwap['VWAPD+1'], label='VWAP + 1', linestyle='--')
plt.plot(vwap['VWAPD-1'], label='VWAP - 1', linestyle='--')
plt.legend()
plt.title("VWAP 成交量加权平均价")
plt.grid(True)
plt.show()
六、常见策略与VWAP结合
场景 | 策略建议 |
---|---|
价格突破VWAP上轨 | 多头动能增强,可追涨 |
价格回踩VWAP获得支撑 | 逢低吸纳机会 |
长期低于VWAP通道 | 空头强势,谨慎操作 |
VWAP与其他指标组合(如MACD) | 构建趋势+量价多维判断模型 |
七、总结:VWAP 是交易者的隐形成本标尺
VWAP 不仅仅是一个价格均线,更是揭示“量”与“价”融合的关键基准线:
- 🎯 机构买卖均价参考;
- 🔍 发现主力建仓区;
- 💡 日内交易控盘判断;
- 📈 趋势判断与偏离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