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事管理?
员工是任何组织的核心和支柱,公共组织也不例外。根据William Mosher和J. Donald Kingsley两位作者的观点,更好的治理在于有效的人事管理。
要实现有效的人事管理,需要满足以下标准:
- 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 公平合理的工资
- 申诉的权利
- 考虑员工的选择和需求来决定工作条件
- 建立公务员就业的声望
分类 是人事管理的第一步,其中相似的职位被归类在一起,基于其职责和责任。正式的分类计划展示了所有类别中每个现有职位如何有序地相互对应。这又由规则、条例来管理其执行、解释和修订。
第二步是职位分类,它解释了该角色在公共行政机器中的具体位置。它还定义了持有该职位的个人应对其负责的工作和职责。
第三步是招聘过程。政府机构的招聘就是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它涉及良好的公共关系、就业宣传活动以及有效的人员选拔系统。
接下来是培训。培训可以培养技能和习惯,并发展必要的心理态度和士气。培训帮助公务员以精确的方式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需求,理解更广泛和宏观的管理视角,使工作变得有趣并承担新的责任。
下一步是晋升或提升等级或地位。及时提供员工晋升对于开发他们的才能、提高士气和积极性至关重要。晋升意味着员工的薪酬等级和责任增加,同时,这一过程也允许管理层从现有人才池中挑选最合适的人员来承担更高的职责。
最后一步是公务员的薪酬和服务。公务员的薪酬标准基于多个因素:
- 生活成本
- 同工同酬
- 人力资源可用性,即如果某个岗位的人力资源充足,则所有人都会获得较低的工资,从而保持公平
- 立法,如最低工资法案或印度的薪酬委员会指令
- 社会考虑,接受高薪与低薪之间的差异
- 与其他组织和国家类似职位的相对性
- 地区差异
服务条件包括休假、节假日、工作时间、住宿、医疗保健、工作条件和其他杂项方面。
困扰所有国家人事管理的一个最古老的问题是政治渗透到各个方面的自由化。尽管学者们试图将政治和管理分开,但这种分离仅存在于教科书和纸上。公共组织的人事管理已经成为技术战胜目的的胜利。虽然公务员是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分数、三等原则、分位数排名等方式选拔出来的,但问题仍然存在:他们是否真正服务于组织的目标。
自称基于功绩的体系实际上变成了保护主义体系。入职考试仅设计用于测试初级职位的胜任能力,而之后没有客观评估高级和复杂职位所需的胜任能力的系统。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考试很少测试态度,显得过时且无法应对当前的需求挑战。此外,系统内的职业发展更多依赖于裙带关系和政治而非资格和功绩。基于无能的解雇在公共组织中很少听说,即使发生,政府也需要承担巨大的支出。政府组织中不必要庞大的员工队伍也是一个问题。这些组织的精简结构意味着更高效和及时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