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化在金融中的应用

什么是资本化

资本化包括股本、债券、贷款、自由储备等。

资本化代表了公司永久性投资,不包括长期贷款。

资本化可以与资本结构区分开来。资本结构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金融的定性方面。而资本化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涉及金融的数量方面。

资本化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 正常
  • 过度
  • 不足

过度资本化

过度资本化是指公司的实际利润不足以支付债券利息、贷款利息和支付股票股息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公司筹集的资金超过所需资金时。一部分资本总是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回报率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包括:

  1. 高额促销成本:当一家公司进行高额促销支出,即签订合同、拉拢客户、承销佣金、起草文件等,并且实际收益与高昂支出不成比例时,公司可能会过度资本化。

  2. 以高价购买资产:当一家公司以虚高的价格购买资产时,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收益,这会导致公司过度资本化。

  3. 公司在繁荣期上市:有时公司为了维持偿付能力,在繁荣时期上市。此时,回报率较低,与投入资本相比收益不足。这导致实际收益减少,每股收益下降。

  4. 折旧准备不足:如果财务经理无法提供适当的折旧率,那么在资产需要更换或变得过时时,可用资金不足。购买新资产会变得昂贵。

  5. 股利政策过于慷慨:当公司董事向股东发放股利过于慷慨时,结果是留存收益不足,这对高收益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结果是公司出现赤字,为填补赤字,需要筹集新的资本,这会增加成本,使公司过度资本化。

  6. 收益高估:当公司的发起人因缺乏适当的财务规划而高估收益时,结果是公司进行借贷,但这些借贷难以偿还,资本未能被有效利用。这导致收益每股下降。

过度资本化的后果

  1. 对公司股东的影响

    1. 由于盈利能力下降,股东的收益率也降低。
    2. 股票市场价格因低盈利能力而下跌。
    3. 盈利能力下降影响股东,他们的收入变得不确定。
    4. 随着公司商誉下降,股价无法在资本市场中交易。
  2. 对公司的影响

    1. 由于盈利能力下降,公司的声誉受损。
    2. 公司的股票不易在市场上流通。
    3. 随着公司收益的下降,商誉下降,因此再次借款变得困难,因为失去了信誉。
    4. 为了保持公司的形象,公司可能会采取操纵账目等不当手段来显示高收益。
    5. 公司削减维护、资产更换、适当折旧等方面的支出。
  3. 对公众的影响:过度资本化公司对公众有很多负面影响:

    1. 为了掩盖其盈利能力,管理层可能会采取提高价格或降低质量等手段。
    2. 资本回报率低。这给公众留下印象,认为他们的财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 公司盈利不足会影响其信誉,因为它不能按时支付债权人。
    4. 低收益也会影响工作条件,工资和薪水也可能减少。

不足资本化

不足资本化是指公司获得的利润远高于行业水平的情况。不足资本化情况发生于估计收益远低于实际利润时。这导致额外的资金、额外的利润、高商誉、高收益,从而资本回报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包括:

  1. 低促销成本
  2. 以低价购买资产
  3. 保守的股利政策
  4. 公司在萧条期上市
  5. 董事会工作效率高
  6. 折旧准备充足
  7. 大量秘密储备被保留

不足资本化的后果

  1. 对公司股东的影响

    1. 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因此,收益率上升。
    2. 股票市场价值上升。
    3. 财务声誉提升。
    4. 股东可期待较高的股利。
  2. 对公司的影响

    1. 由于收益增加,声誉增强。
    2. 较高的收益吸引市场竞争。
    3. 高收益可能导致工人工资要求上升。
    4. 高盈利能力可能影响消费者利益,因为他们认为公司收取过高费用。
  3. 对社会的影响

    1. 高收益、高盈利能力、高股票市场价值可能导致股市投机行为。
    2. 社会上普遍认为高收益与产品高价格相关,引发公众不满。
    3. 公司保留秘密储备,这可能导致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减少。
    4. 公众对这些公司寄予厚望,认为它们能引进创新技术,提供优质产品。

相关文档

**

**

下一篇

上一篇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