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管理职能

规划意味着展望未来并制定后续的行动方案。这是一种预备步骤。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确定何时、如何以及由谁来执行特定任务。人们常说“好的计划等于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因此,规划需要考虑组织现有的和潜在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便实现有效的协调、贡献和完美的调整。它是包括制定一个或多个详细计划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基本管理职能。

根据Urwick的说法,“规划是一种思维上的预先准备,决定有序地做事,先思考再行动,并根据事实而不是猜测行事。”规划是在执行不同的管理职能时选择最佳替代方案,以实现既定目标。

根据Koontz & O’Donnell的说法,“规划是提前决定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谁去做。规划填补了我们当前状态与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它使得一些原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成为可能。”

规划职能的步骤

管理的规划职能涉及以下步骤:

  1. 确立目标

    • 规划需要一种系统的方法。
    • 规划始于设定要实现的目标。
    • 目标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理由,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 此外,目标使管理人员关注最终成果。
    • 实际上,目标是规划过程的核心。因此,目标应以清晰、明确且无歧义的语言表述。否则,所采取的行动将是无效的。
    • 尽可能地,目标应以定量的方式表述。例如,员工人数、发放工资、生产单位等。但如质量控制经理的表现、人事经理的有效性这样的目标则不能以定量的方式表述。
    • 这些目标应以定性的方式表述。
    • 因此,目标应该是实际的、可接受的、可行的和可实现的。
  2. 建立规划前提条件

    • 规划前提是关于未来事件的假设。
    • 它们构成了规划的基础。
    • 建立规划前提是确定在业务过程中偏离实际计划的趋势及其原因。
    • 它是为了找出在业务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
    • 建立规划前提是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这些障碍。
    • 规划前提可以是内部的或外部的。内部包括资本投资政策、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管理哲学等。而外部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和经济变化。
    • 内部前提是可控的,而外部前提是不可控的。
  3. 选择替代行动方案

    • 当预测可用且前提条件已建立时,必须考虑各种替代行动方案。
    • 为此,必须对每个替代方案进行评估,权衡其利弊,以现有资源和组织需求为依据。
    • 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检查每个替代方案的优点、缺点及其后果。
    • 经过客观和科学的评估后,选择最佳替代方案。
    • 规划者应利用各种定量技术来判断一个替代方案的稳定性。
  4. 制定衍生计划

    • 衍生计划是次要计划或子计划,有助于实现主要计划。
    • 次级计划将从基本计划中产生。它们旨在支持和加速实现基本计划。
    • 这些详细计划包括政策、程序、规则、计划、预算、时间表等。例如,如果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则衍生计划将包括销售最大化、生产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 衍生计划表明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安排和顺序。
  5. 获取合作

    • 确定了计划之后,建议让那些需要实施这些计划的下属或人员参与进来。

    • 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下属可能会因为参与决策过程而感到受到激励。
      • 组织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建议和改进,以提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 而且员工会对执行这些计划更有兴趣。
  6. 跟进/评估计划

    • 在选择了特定的行动方案之后,将其付诸实施。
    • 在选定的计划实施之后,有必要评估其效果。
    • 这是基于相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的反馈或信息进行的。
    • 这使管理层能够纠正偏差或修改计划。
    • 这一步建立了规划和控制功能之间的联系。
    • 跟进工作必须与计划的实施同时进行,以便在观察到的情况基础上,未来的计划可以更加现实。

相关文档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