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公司治理必须在组织的各个层面实施

涉及公司治理的一些近期丑闻

最近几个月,涉及公司治理的丑闻频发。

从印度IT行业的领头羊Infosys到最热门的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以及塔塔集团等,公司界正在热议公司治理和道德规范问题。

事实上,如果这些以及其他涉及公司的丑闻中有一条共同的线索,那就是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这些组织的领导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个争议点。

文化差异导致可疑的公司治理

例如,在Infosys一案中,创始人将控制权交给新的董事会并把公司的管理权交给了一个局外人Vishal Sikka,他们与后者在高管薪酬和遣散费等问题上产生了冲突。

许多评论家和专家指出,创始人的文化准则与新团队之间的不匹配是主要原因。因为前者是从零开始建立公司的,并赋予了Infosys独特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而后者希望公司将自己更紧密地与未来的挑战对齐。

因此,在这个案例中,公司治理问题主要源于创始人与新董事会之间的业务实践和未来愿景的差距。

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

另一方面,网约车公司Uber作为其所在领域的巨头,因颠覆了个人交通方式而闻名,现在却陷入了困境。董事会成员包括创始人Travis Kalanick,被指控存在严重的伦理违规行为以及不当处理性别歧视和性骚扰事件。

因此,这家以改变个人交通方式自居的公司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主要是因为其组织结构中存在广泛的伦理和规范规则方面的腐败。

视野未能渗透到层级结构

此外,像富达和塔塔集团这样的公司也因违反公司治理规范而受到指责,主要是因为高层的愿景没有渗透到组织的各个层级。作为庞然大物,管理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之后需要对不良员工和个别不良行为进行系统性和组织层面的处理。

确实,这些公司的难题在于它们遍布世界各地,且规模庞大,这使得层级结构下的员工倾向于误解和误判规范和规则。

这也适用于大众汽车公司,在追求利润和市场领先地位的过程中,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严重违规行为被曝光。

因此,从上述提到的例子可以看出,公司治理不能仅仅依赖于顶层,同时,顶层也不能免于不道德和违反规范的行为。

确实,从这些不同组织中可以学到的一个教训是,公司治理必须在顶层孵化、在所有层级灌输,并融入企业的DNA,即确保在整个组织内形成一种道德和规范行为的文化。

所有人都要保持一致

显然,执行管理层必须制定一个愿景和使命政策,并确保它渗透到层级结构中,让所有层级的所有员工都能“达成一致”,即在相互协议和行为准则方面达成共识。

同时,执行管理层也有任务,他们需要“言行一致”,确保他们的愿景和使命不仅仅是空洞的声明,而是当他们“以身作则”时能够产生影响。

确实,Infosys和塔塔集团都有过一些杰出的领导人,人们常说,围绕他们的光环足以使员工接受他们为领导者。

然而,也有人认为,有时顶层和中层之间存在错位,因为追求底线和削减成本意味着愿景和使命只是被“口头承诺”,而不是真正实践或遵循。

因此,可以学习的另一个教训是,务实的方法可能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奇迹,而不是由单一明星或领导者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塑造组织。但必须指出的是,务实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对道德和规范规则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相反,需要的是结合崇高愿景与现实和实际需求的方法,从而确保公司治理在组织层级的各个层面得到实践。

总之,没有一种正确的公司治理方法,而且它的实施方式因组织而异,并且同样取决于领导者,以及中层和底层。


下一篇

上一篇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