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nforcement Theory of Motivation
由B.F. 斯金纳及其同事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其后果的函数。该理论基于“效果法则”,即个体表现出积极行为时会得到正面回应,这种行为将会重复出现;而当个体表现出消极行为时会受到负面回应,这种行为则不会重复出现。
强化理论忽视了个体的内在状态,即斯金纳忽略了个体的内心感受和驱动力。该理论完全集中在当一个人采取行动后发生的事情。
因此,根据斯金纳的说法,组织的外部环境必须被有效地和积极地设计,以便激励员工。
这个理论是分析和控制个体行为的强大工具,但它没有关注个体行为的原因。
管理者使用以下方法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正强化——这指的是在个体展示出积极且所需行为时给予积极的回应。例如——立即表扬员工上班早到。这将增加将来再次出现良好行为的概率。
奖励是一种正强化,但不一定是这样。只有当员工的行为有所改善时,奖励才能被称为正强化。正强化可以刺激行为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奖励给予得越自发,其强化价值就越高。
负强化——这意味着通过移除负面/不期望的结果来奖励员工。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可以用来增加期望的行为。
惩罚——这意味着通过移除积极后果来降低未来重复不良行为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惩罚意味着对表现不佳的行为施加不希望的后果。
例如——因违反公司规定而暂停员工的工作。惩罚可以通过来自其他方面的积极强化来平衡。
消退——这意味着缺乏强化。
换句话说,消退意味着通过移除对某种行为的奖励来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
例如——如果员工不再因为出色的工作而受到赞扬和赞赏,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产生任何有意义的结果。消退可能会无意中降低期望的行为。
强化理论的意义
强化理论详细解释了个体如何学习行为。试图激励员工的管理者必须确保不要同时奖励所有员工。他们必须告诉员工他们做得不正确的地方。他们还必须告诉员工如何才能获得正面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