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功能 - ERP系统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环境中,有效地管理生产能力和材料可用性以及运输计划至关重要。

ERP系统的规划功能为企业提供了满足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的手段。计划人员能够模拟不同的场景规划,从而确定是制造还是采购哪些组件和部件,以及何时进行制造或采购。

规划功能 - 总体视角

下图展示了企业计划功能及其与执行级别的接口:

ERP规划引擎

设置好企业计划所需的主数据后,使用需求计划根据历史销售数据生成预测。主计划用于为独立需求项目(最终产品)进行供应计划。订单计划用于为从属需求项目(组件、原材料)进行供应计划。项目的供应计划生成并转移到执行级别。执行级别包括采购、生产和分销等供应源。

设置规划引擎: 这需要两个重要的输入:

  1. 预测方法。
  2. 模拟目的的场景参数。

预测方法: 下面是在企业计划中可用的预测方法:

  1. 移动平均法: 需求预测计算如下:

    需求 + 实际项目发放/季节因子(相关时期)

    时期数量

    简而言之,移动平均是过去几个时期的平均值。每次计算移动平均时,最近的时期会被加入到计算中,而最早的时期则被剔除。

  2. 指数平滑法: 需求预测计算如下:

    当前时期的平均需求 + 当前时期的趋势因子 * 当前时期的季节因子

    其中:

    1. 平均需求计算如下:前一期的预测需求 + 当期的需求预测平滑因子 * 前一期的实际使用量 - 前一期的预测需求)/ 前一期的季节因子
    2. 趋势因子计算如下:前一期的趋势因子 + 当期的需求预测平滑因子 * [当前时期的平均需求 - 前一期的平均需求 - 前一期的趋势因子]
    3. 定义了季节因子。
    4. 定义了平滑因子,在某些情况下会根据预测方法中的关键跟踪信号因子进行修正。

    简而言之,单一指数平滑是一种带有加权因子的移动平均。最近期的权重最大,而最远期的权重最小。

  3. 去年计算法: 需求预测与移动平均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考虑的时期数量不同。

  4. 上期需求法: 需求预测计算如下:

    当前时期的平均需求 * 当前时期的季节因子

    其中:平均需求计算如下:前一期的实际发放量 / 前一期的季节因子

各种预测方法的建议描述如下表所示:

移动平均 指数平滑 去年计算 上期需求
理解 良好 中立 非常好
趋势 不适合 非常好 不适合
季节 中立 非常好 非常好
不稳定需求/供应 中立 非常好 中立

场景 - 场景是对各种可能的规划解决方案之一的识别。每个场景代表一个总体规划解决方案,并涉及特定项目的规划和资源设置。场景用于分析和比较各种规划选项,以找到最佳的规划解决方案。例如,可以为不同的场景更改需求预测或采购策略。其中一个场景是实际场景,它对应于实际的规划情况。实际场景中的计划订单和生产计划会被转移到系统的执行级别。

滚动场景

这是一种特殊的场景类型,定期向前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日期将达到或超过某个参考日期加上滚动频率。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场景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计划周期划分以及参考日期本身都会向前移动。

相关文档

下一篇

上一篇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