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问题:IPO为何会被低估?
每年,投资银行家们帮助多家公司从市场上筹集资金。他们帮助这些公司发行证券并获取更多资金。问题是,当这些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时,它们通常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这些公司有许多项目想要进行投资。
然而,传统的融资来源,如发起人的股权以及银行贷款,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公司经常急于进入资本市场。
实证研究表明,当这些公司出售证券时,它们往往会定价过低。这意味着在IPO发行时存在显著的低估。这意味着发行证券的公司正在放弃大量的钱!尽管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是竞争性的,任何定价偏差应立即得到纠正,但这种趋势仍然出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为什么IPO经常被低估以及投资银行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已经进行了多项正式研究,以帮助确定IPO被低估的原因。这些研究中列出的四个主要原因如下:
-
投资银行家的垄断: 许多研究认为,由于投资银行对股票承销拥有垄断权,因此问题被低估了。这是因为投资银行有动机低估股票价格。如果股票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那么投资银行更容易售出所有股票。然而,如果发行价格公平,那么有可能并非所有股票都会一次性售出。
因此,根据承销条款,投资银行将不得不在账面上持有部分股票。这将意味着他们的自有资本被锁定,并且他们需要承担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投资银行故意低估其股票的原因。投资银行家辩称,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际上,他们不再对股票承销拥有垄断权。
自《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止以来,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各种机构都有能力承销股票。因此,各个承销商之间的竞争应该消除股票的低估。
-
避免诉讼的风险: 投资银行还有另一个动机来低估IPO。许多国家的证券发行相关法规使投资银行对任何类型的信息误导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负责。
因此,如果在法庭上证明投资者购买的是过高估价的发行,投资银行可能会面临巨大的责任。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投资银行内在地假设发行公司的董事没有给他们100%准确的信息。因此,他们有意降低估值并为自己留出一定的差额,从而低估股票价格。这样即使后来发现不利信息,投资银行仍可以辩称,即使有了新信息,发行也不算过高估价,因此不应向股东支付赔偿金。
然而,事实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诉讼,承销商确实有动机提供较低的股票估值。
-
信息不对称: 许多研究提到的另一个原因是,在IPO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当IPO过程宣布时,投资者正在投资一个相对未知的标的。
该公司的业务在此之前一直是私有的,因此其财务表现也没有公开披露。IPO过程确实要求披露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然而,信息不对称仍然很大。这就是为什么投标股东总是报出较低的价格。这是因为他们在平均情况下会参与多个IPO投标。有些发行最终可能会被高估。
因此,为了保守起见,投资者会在IPO上报出较低的价格。发行公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他们似乎并不抗议,因为一旦IPO发行并且发现是有价值的,投资界会给后续的公开发行更好的估值。因此,可以说,低估是一种公司必须支付的溢价,以诱使投资者在其未知公司上下注。
-
内部人与外部人理论: 内部人与外部人理论认为,鉴于信息不对称,低估是最佳策略。这是因为如果发行被低估,内部人会购买它,因为他们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同时,外部人会购买它,认为至少是公平价值。
当市场修正价格上升时,内部人和外部人都会受益。另一方面,如果发行被高估,那么无论是内部人还是外部人都不会想购买它。
归根结底,尽管IPO被低估可能看起来像是一种异常现象,但它并不是。故意低估IPO是许多公司用作营销工具的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