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公开发行
普遍认为,公司只有在未上市并需要上市时才需要与投资银行建立关系。一旦它们已经上市,投资银行的服务对这些公司来说就没有多少用处了。然而,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实际上,许多已上市公司会通过后续公开发行(FPO)筹集资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是后续公开发行以及已上市公司如何利用这一途径筹集更多资金。
什么是后续公开发行?
后续公开发行是指一家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向公众出售更多股票。IPO和FPO之间的区别在于,在IPO过程中,公司首次上市。然而,如果公司在上市后还想再次筹集资金,这被称为后续公开发行。
理论上,公司可以多次使用后续公开发行筹集资金。然而,实际上,如果公司再次接近市场,它将受到大量审查。投资者会立即对该公司为什么需要更多资金持谨慎态度。公司必须证明新资金的应用及其先前资金的用途。如果公司无法提供这样的理由,后续公开发行很可能会失败。这就是投资银行帮助公司的原因。虽然文件和监管要求显著减少,但潜在投资者仍然需要一些形式的文件来证明后续公开发行的合理性。
后续公开发行的类型:
市场上有几种类型的后续公开发行。详情如下:
稀释性FPO: 第一种类型的后续公开发行称为稀释性FPO。原因是,在稀释性FPO中,基础公司发行更多的股票。由于公司的价值保持不变,而流通股数量增加,因此每只股票的价值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通常会对稀释性后续公开发行反应消极的原因。一旦宣布稀释性后续公开发行,股价就开始下跌。
非稀释性FPO: 非稀释性后续公开发行是指正在出售的股票不是新发行的。相反,一些由发起人或董事会私下持有的股份现在被提供给公众。
理论上,非稀释性后续公开发行不应该降低公司的股价,因为没有发行新股,因此股东没有直接的经济损失。
然而,公司内部人士正在出售其股份的事实通常会被负面解读,股价开始下跌。这也是投资银行提供的咨询服务用于管理公众意见并确保后续公开发行后的股价稳定的地方。
市价发行: 另一种后续公开发行形式是市价发行。现在,无论是稀释性还是非稀释性后续公开发行都是计划好的。这意味着将在何时发行股票以及价格区间提前确定。然而,还有一种称为市价发行的后续公开发行。
作为该发行的一部分,发行公司通知股东和监管机构他们打算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然而,发行股票的日期和价格并没有提前决定。相反,公司只是每天观察股价。
当股价上涨时,就是公司发行额外股票的那一天。这有助于公司在出售最少数量的股票的情况下筹集最大资本。
毫不夸张地说,投资银行的建议对于试图在市场上择时以筹集最大资本的公司来说是无价的。
投资者为何投资于FPO?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问题是,如果他们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股票,为什么还要投资于后续公开发行(FPO)?为此,公司通常会将FPO中出售的股票单位定价得比市场上交易的股票略低。这为许多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买入并重新在二级市场出售股票以获得无风险利润的激励。
投资银行在帮助确定价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价格既要满足公司的需求,又要足够低以吸引投资者购买。
总之,后续公开发行是公司筹集资金的另一种方式。这一过程再次由投资银行中介。仅在2019年,投资银行就帮助公司筹集了超过7120亿美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