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驱动国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驱动改革?
关于改革是否驱动了进入新兴和开发市场的国际企业,或者国际企业是否驱动了这些市场的改革,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首先,任何国际企业进入新兴市场的基本要求是该国的市场经济必须对外资开放。因此,这是国际企业进入的基本要求。然而,许多新兴市场在这一点之后便不再进一步开放经济以吸引外资。
换句话说,一旦一个国家允许某些部门的外国投资,并不意味着它会自动开放所有部门给国际企业。
需要考虑的因素
另一方面,许多国际企业在进入发展中国家后,会推动进一步的经济自由化,如与投资友好的政策相关的利润汇回、增加国际企业在合资企业的股份、税收减免以及本地货币的可兑换性。
事实上,正如印度的经验所显示的那样,这个国家最初开放了一些部门以吸引外资,然后在全面可兑换性和逐步开放其经济方面止步不前。因此,在印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问题中提出的两个方面都是正确的。
中国的案例和印度的案例
然而,中国的案例有所不同。它实现了全面自由化,使其投资环境如此友好,以至于跨国公司纷纷涌入该国。
此外,中国的改革不像印度那样半途而废。而且,中国政府可以自由实施改革,而印度则因政治考虑和治理不良导致政策瘫痪而受到阻碍。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例子比另一个更好,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发展因素。
最近的发展
除了这些考虑和驱动因素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一旦“魔瓶”被打开,就很难逆转改革过程。这正是马尔代夫等国家的经验。一旦某个政府允许外资,继任政府就难以收回这一承诺。这同样适用于印度,尽管存在对外国投资的反对声音,但总体政策框架仍然支持外国投资。
结束语
最后,如前所述,每个国家的发展细节因其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独特性而异,除了基本的经济因素之外。因此,改革的方法以及哪个方面驱动另一个方面应该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