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过程

控制作为管理职能包括以下步骤:

  1. 标准的建立 - 标准是业务过程中需要达到的计划或目标。它们也可以称为判断绩效的标准。标准通常分为两类:

    1. 可测量的或有形的 - 那些可以测量和表达的标准被称为可测量标准。它们可以以成本、产量、支出、时间、利润等形式表示。

    2. 不可测量的或无形的 - 有些标准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经理的表现、工人的偏离态度。这些被称为无形标准。

    通过建立这些标准,控制变得容易,因为控制是基于这些标准进行的。

  2. 绩效测量 - 控制的第二步是测量绩效。通过测量实际绩效,发现偏差变得容易。

    绩效水平有时容易测量,有时则较难。对有形标准的定量测量比较容易,因为它可以用单位、成本、金额等来表示。当需要衡量经理的表现时,这种表现就难以量化。经理的表现只能通过以下方面来衡量:

    1. 工人的态度,
    2. 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 对物理环境的态度变化,
    4. 与上级的沟通。

    有时也会通过各种报告来衡量,如周报、月报、季报、年报。

  3. 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的对比 - 将实际绩效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非常重要。偏差可以定义为实际绩效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差距。“经理必须找出两件事”:

    偏差的程度意味着经理必须找出偏差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或者实际绩效是否符合计划绩效。经理必须通过例外原则来实施控制。他必须找出哪些偏差对业务至关重要。

    轻微的偏差可以忽略不计。重大的偏差,如机器更换、员工招聘、原材料质量、利润率等,应予以重视。因此有人认为,“如果经理控制一切,最终将一事无成。”

    例如,如果办公用品费用增加5%到10%,这可以视为轻微偏差。另一方面,如果每月生产持续下降,则被视为重大偏差。

    一旦确定了偏差,经理必须思考导致偏差的各种原因。原因可能包括:

    1. 错误的规划,
    2. 协调松散,
    3. 计划实施有缺陷,
    4. 监督和沟通无效等。
  4. 采取纠正措施 - 一旦了解了偏差的程度和原因,经理必须找出那些错误并采取纠正措施。这里有两个选择:

    1. 对已经发生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
    2. 在采取纠正措施后,如果实际绩效仍不符合计划,经理可以修订目标。控制过程在这里结束。跟进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因为只有通过采取纠正措施,经理才能实施控制。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