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员工流失管理的挑战

员工流失的原因

近几个月来,关于员工流失对亚洲许多组织(特别是在印度的IT行业)造成影响的消息频现。而在西方,由于经济衰退和经济状况不佳,员工流失不再是问题所在,取而代之的是裁员成为常态。

研究表明,最常见的原因是员工与他们的经理相处不来。管理专家和组织行为理论家常用的一句格言是“员工离开的是经理而不是公司”。不过,员工流失也可能是由于员工对薪酬或绩效评估后的加薪不满意。

此外,员工流失还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的公司表现不佳,因此在寻找更好的同行和竞争对手。除此之外,员工流失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其他公司找到了更符合自己技能和职业规划的工作。

红名单与风险管理

分析了员工流失的原因之后,接下来需要看看公司和人力资源经理如何管理员工流失。在许多组织中,经理们被要求在员工正式提交辞职信之前识别潜在的离职人员。

例如,许多跨国公司都有这样的做法:让经理们准备一份可能离职的员工名单。这份“红名单”随后会被发送给经理的上级和人力资源经理,以便在员工实际离职或即使不离职的情况下,公司都能为离职事件做好准备或对员工进行离职劝导。后者发生在当员工被认为对公司来说非常有价值时,经理会识别这种离职对公司来说是一种损失。

此外,人力资源部门还会定期组织一对一会议,与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经理们也会与自己的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会谈。这样做的理由是,员工会在这些会议中表达他们的不满或对经理或公司的不适感,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些现实案例研究

员工流失已成为印度IT巨头Infosys面临的一个挑战。最近几个月,该公司员工流失率空前高涨。情况已经恶化到公司不得不回答投资者和分析师关于这一问题的质疑,并且必须提出一个计划来应对这一问题。

这里要指出的是,知名公司的员工流失对其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产生了影响。考虑到微软、联合利华以及宝洁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因其人力资源实践而受到尊敬,这些公司的员工流失损害了其精心打造的人性化形象。这就是为什么蓝筹股公司高度重视员工流失,并到了前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据说会亲自审阅所有员工的离职面谈表格的程度。

结论

最后,员工流失对组织来说也是经济上的损失,因为新招聘和培训替代员工都需要成本。

此外,失去熟悉组织文化的员工意味着有价值的资源的流失,这可能导致公司错失员工的潜在增值活动。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人力资源经理和组织都非常重视员工流失,并考虑各种方法来遏制这一现象。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