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irana到Kopitiam:印度零售业的案例研究
===============================
使用PESTEL框架分析印度零售业的转型
我们使用PESTEL框架探讨影响印度零售业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力量。该框架特别相关且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宏观行业分析方法,并且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通过它可以看到更广泛的力量和趋势如何塑造行业的演变和转型。
政治力量在印度零售部门中扮演的角色
首先,政治因素对印度零售业的兴衰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西方国家的政府倾向于根据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原则解除管制和自由化,但迄今为止,印度政府一直不愿向外国竞争对手开放印度零售业。
当他们确实这样做的时候,也是采取了渐进的方式,比如允许单一品牌零售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而不是多品牌零售。这意味着外国零售商可以在一个屋顶下销售特定品牌的商品,但不能在一个屋顶下开设所有商品都齐全的商店。
尽管如此,像沃尔玛、乐购和塔吉特这样的大型零售商一直在大力游说,但事实是,印度政权不想得罪贸易商阶层,这部分选民在筹款和选举期间非常有用。
诚然,在讨论印度零售业时,不可能不提到Kirana和小型商店游说团体的作用,它们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财力上都很强大。
经济因素塑造印度零售业未来的演变
话虽如此,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印度的经济力量最终将使印度零售业变得更加透明和全球化。
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以及零售业运营规模效应的影响。
例如,世界各地的夫妻店或类似Kirana商店的店铺难以抵挡大型零售商的冲击,因为后者拥有雄厚的资金,并且能够进行大规模运作,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提供吸引人的折扣,而前者无法与之匹敌。
此外,自动化确保了效率提升,加上内在的优势——规模和便利性,意味着印度零售体验将越来越多地看到更多的购物中心和超市,而不是邻里商店。
然而,Kirana商店在服务金字塔底层消费者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事实上,考虑到印度仍然是一个农村经济,尽管城市化进程,Kirana商店在乡村地区和内城社区的渗透率无与伦比,这意味着它们不会完全消失。
追求梦想的印度消费者与变化的社会习俗和态度
变化的社会习俗、消费者选择和偏好是推动印度零售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与前几代人相比,青年人和30岁左右的人自印度经济自由化以来就接触到了西方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革命的到来。
此外,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出国旅游、工作或探亲访友,他们亲眼看到了西方消费者所偏好的东西以及西方零售商是如何服务他们的。
因此,开明的思想观念和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群对传统购物和消费模式不耐烦的消费者,这是推动印度零售业转型的关键因素。
同样,年长的印度人也发现去购物中心和在线平台购物很方便,这也是影响印度零售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革命和技术引领的消费主义
谈到线上和移动购物,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领域的崛起可以说是过去十年来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事实上,本土公司如Flipkart和外国公司如亚马逊自进入印度市场以来,收入大幅增长。
因此,技术驱动的购物和消费主义使得印度市场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最近收购Flipkart的原因,因为前者希望分得印度零售市场的“蛋糕”。
除此之外,毫不夸张地说,手机和智能手机在印度的普及使得印度能够跳过传统的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的演变过程,直接进入智能手机和移动时代。
因此,正在改变印度零售业的技术因素显而易见。此外,最后一公里连接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现在印度各个收入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在线或电话订购商品并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再次,消费者价值链中更好的协调主要由技术驱动,即消费者、商家和配送人员之间的协调。
环保意识的消费者和它对印度零售业的意义
随着印度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社会和环保意识,零售业不得不应对其业务实践,这些实践普遍被视为污染和环境破坏。
例如,法院因塑料购物袋对环境造成损害而禁止了在杂货店使用塑料袋。与布袋和纸袋不同,塑料袋不会分解或融入土壤。
因此,法院认为Kirana和超市商店不应使用它们。此外,生态时尚消费者的兴起或那些坚持购买所谓绿色品牌(即被认为对环境损害最小的品牌)的消费者意味着这些品牌的需求量更大。
此外,印度和外国媒体聚焦于这些问题以及零售业如何应对,给零售业施加了额外的压力,要求其纠正和改进其业务实践。
影响该行业的法律后果
除此之外,法院和政府也积极参与到印度零售业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和环保实践的问题中。所有这些趋势的综合影响意味着童工被取缔,环保措施被规定,食品安全得到强制执行,掺假和质量问题受到更严厉的罚款,包括吊销许可证。
再加上其他法律措施,如在住宅区查封商店以及禁止侵占,意味着拥挤的人行道和昏暗的店铺现在被清理出去。
虽然这一举措广受好评,但事实是,处于零售金字塔底层的人们受到的影响比大型超市和商店要大得多。
魔幻时刻:废钞令和GST对行业的双重打击
在讨论印度零售业时,不可能不分析废钞令和商品和服务税(GST)的影响。
与印度经济中的其他行业相比,零售业可能受到了最大的收入损失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
这是因为印度零售业是一个以现金为主的行业,现金就是王道。因此,突然撤出近80%的流通货币导致了该行业运作方式的大规模中断。
这种影响在该行业表现为收入损失,因为恢复现金供应需要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以及对数百万人生计的扰乱,这些人包括店主、交易商、供应商和员工,他们构成了零售价值链的劳动力。
此外,引入GST对习惯了多重税收结构的印度零售业来说又是一记重击,而且以前从未缴纳过所得税。
换句话说,数百万家Kirana商店和邻里杂货店、商人和交易商,在GST实施前根本不属于纳税范畴。
因此,GST的引入意味着他们都必须注册为纳税人,并且每月或每季度提交税务申报。
虽然这一举措旨在简化税收结构并扩大税基,但其实施方式导致了印度零售业运作的重大和严重中断。
可以说,该行业尚未完全从废钞令和GST的双重冲击中恢复过来。事实上,可以说零售业受到了废钞令和GST措施的双重打击。
文化和全球本地化策略:如何吸引保守的印度消费者
到目前为止的讨论已经考察了使用PESTEL框架的印度零售业正在进行的转型。正如前面所述,很明显印度零售业正在迅速变化,各种趋势的融合和交汇。
然而,一个既有助于又阻碍进一步转型的关键因素是文化的真实影响。鉴于印度是一个社会和文化保守的国家,尚待观察的是转型的程度,即试图使其更加西方化。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外国和印度零售商开始“全球思考,本地行动”,或者用一个著名的术语,“采用Glocal策略”。
换句话说,任何希望在印度开展业务的零售商都必须采取一种Glocal策略,即将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和消费者体验与高度本地化的营销和广告策略以及产品和品牌选择相结合。
这就是为什么麦当劳在印度出售McTikka和McAloo,以适应印度口味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许多印度零售商利用他们的印度特色作为独特的卖点的原因。
结论:变化中的不变
总之,我们认为印度零售业正在进行的变化需要时间才能对其运作方式产生深远和有意义的影响。
实际上,所有这些趋势的融合和交汇意味着,虽然会有改革和振兴行业的尝试,但在速度和行业基本结构方面,我们可以预期这些变化将是缓慢的。
总之,对于印度的零售商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此,建议所有参与者在制定战略时保持谨慎乐观和现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