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建过程——IPO中如何确定股票价格?
全球各地的公司都使用固定价格或书建作为首次公开募股(IPO)定价证券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价格机制已经变得过时,而书建已成为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定价证券的首选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书建过程是如何工作的,即IPO中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什么是书建?
书建是一种价格发现机制,在证券首次上市时用于定价证券。 当公司在IPO中首次出售股票时,可以采用固定价格。然而,如果公司不确定确切的定价,可以选择一个价格区间而不是精确的价格。
这种通过提供投资者一个价格区间并要求他们在这个区间内投标的过程称为书建过程。它被认为是初级市场中定价证券最有效的机制之一。这是所有主要股票交易所推荐的方法,并且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发达国家中广泛采用。
书建过程
书建的详细过程如下:
-
任命投资银行家: 第一步是任命主承销商。主承销商进行尽职调查,提出公司应进行的资本发行规模建议,并提议股票的定价范围。
如果管理层同意投资银行家的提议,招股说明书将以投资银行家建议的价格范围发布。价格范围的较低端称为底价,较高端称为顶价。在完成整个书建过程后最终提供的证券价格称为截止价。
-
收集投标: 市场上的投资者被要求投标购买股票。他们被要求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投标愿意购买的股票数量。这些投标连同申请款项应提交给投资银行家。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一个投资银行家参与投标的收集。相反,主承销商可以任命次级代理以利用其网络来接收更广泛的个人群体的投标。
-
价格发现: 一旦所有投标都被主承销商汇总,他们开始进行价格发现过程。最终选择的价格只是所有收到的投标的加权平均值。此价格被宣布为截止价。对于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公众期待的任何问题,通常顶价就是截止价。
-
公示: 为了透明起见,全球各地的股票交易所都要求公司公开所收到的投标详情。由主承销商负责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周)发布包含收到的购买股票投标详情的广告。许多市场的监管机构也有权随时检查投标申请。
-
结算: 最后,需要调整从各个投标人处收到的申请款项并分配股票。例如,如果投标人出价低于截止价,则必须发送催款信要求支付余额。另一方面,如果投标人出价高于截止价,则需要为他们处理退款支票。结算过程确保仅从投资者那里收取与售出股票相应的截止金额。
部分书建
部分书建是书建过程的另一种变体。在此过程中,投资银行家不是向公众征集投标,而是邀请某些领先机构进行投标。根据他们的投标,创建加权平均价格,并决定截止价。然后将此截止价作为固定价格提供给散户投资者。因此,只有在机构层面进行投标,而不是在零售层面进行。
这也是一个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而且,部分书建的成本和复杂性明显降低。
书建比固定价格机制更好之处
首先,书建过程使IPO的定价更具灵活性。在引入书建流程之前,许多IPO要么定价过低,要么定价过高。这造成了问题,因为如果发行定价过低,公司将失去可能的资本。
另一方面,如果发行定价过高,它可能不会完全认购。事实上,如果认购比例低于某个给定百分比,证券的发行必须取消,并且在发行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成本必须简单地注销。随着书建流程的引入,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初级市场运行更加高效。